考怪网官方品牌丨江苏省学历擢升与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继教院|研究生院

当前位置:考怪网 > 医药卫生 > 中医师承 > 技巧心得 > 正文

中医知识基础辅导:脏腑之间的关系

2020-12-13 来源:未知 分类:
51 作者:苏老师

[导读]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肺 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和呼吸吐纳之间的协同调节关系。 1.生理上 心主一身之血,心气推动血行,是肺朝百脉的基础,使肺能进行呼吸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肺

  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和呼吸吐纳之间的协同调节关系。

  1.生理上

  心主一身之血,心气推动血行,是肺朝百脉的基础,使肺能进行呼吸吐纳,维持肺主气功能的正常进行;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能够辅助心气推动血行。肺朝百脉,助心行血,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心肺两脏相互协调,保证了气血的正常运行,维持着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

  连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的中心环节,是积于胸中的宗气。

  2.病理上

  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使血行不畅,可致肺失宣降,影响肺的呼吸功能,出现胸闷、咳嗽、气喘等症状。

  肺气虚弱,行血无力,或肺失宣降,肺气壅塞,也可影响心的行血功能,容易导致心血瘀阻,出现心胸闷痛、唇舌青紫、心悸等症状。

  (二)心与脾

  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和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1.在血液生成方面

  (1)生理上

  心主一身之血,心气推动血行,供养脾脏,脾得滋养则能健运,化生血液的功能也就旺盛;脾主运化,化生水谷精微,并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化生为血。所以脾气健运,则血液化生有源,以保证心血充盈。

  (2)病理上

  心和脾的病变,常常相互影响,形成心脾两虚之证。

  2.在血液的运行方面

  (1)生理上

  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既有赖于心气的推动,以维持通畅而不迟缓、瘀滞,又依靠脾气的统摄,以保证血行脉中而不逸出脉外。

  (2)病理上

  或见气虚血瘀的证候,或见气虚出血的证候。

  (三)心与肝

  主要表现在行血与藏血和精神调节两个方面。

  1.在血液运行方面

  (1)生理上

  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则血行正常,肝有所藏;肝血充足,肝气疏泄有度,能随人体生理需求进行血量调节,也有利于心行血功能的正常运行。

  (2)病理上

  心血虚和肝血虚常常相互影响,形成心肝血虚之证;

  心血瘀阻可累及肝,肝血瘀阻可累及心,最终导致心肝血瘀的病理变化。

  2.在精神调节方面

  (1)生理上

  心血充盈,心神健旺,有助于肝气疏泄,情志调畅;而肝气疏泄有度,情志畅快,也有利于心神内守。所以,心肝两脏相互为用,共同维持正常的精神活动。

  (2)病理上

  心神不安与肝气郁结,心火亢盛和肝火亢逆,可相互影响、同时并存,形成以心烦、失眠、急躁易怒为主症的心肝火旺证。

  (四)心与肾

  1.生理上

  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其机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发:

  (1)水火既济: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通过心与肾之间的水火升降互济,维持了两脏之间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

  (2)精神互用:心藏神,肾藏精。精能化气生神,为气、神之源;神能控精驭气,为精、气之主。所以积精可以全神,神清可以控精。

  (3)君相安位:心为君火,为一身之主宰;肾为相火,系阳气之根,为神明之基础。心阳与肾阳可相互资助。君火相火,各安其位,则心肾上下交济。

  2.病理上

  心肾不交,主要表现为:①水不济火,肾阴虚于下而心火亢于上的阴虚火旺;②肾阳虚与心阳虚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心肾阳虚、水湿泛滥;③肾精不足与心神失调相互影响的精亏神逸。

  (五)肺与脾

  主要体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1.在气的生成方面

  (1)生理上

  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脾化生水谷之精所化的谷气,在肺中相结合而生成宗气。

  脾所化生的谷精、谷气与津液有赖于肺气的宣降运动而输布全身。而肺维持其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谷精、谷气与津液,又依靠脾气运化水谷的作用以生成。

  (2)病理上

  肺气虚和脾气虚常常相互影响,形成肺脾气虚证。

  2.在水液代谢方面

  (1)生理上

  肺气宣降以行水,有助于脾的运化水液功能;而脾气运化水液,散精于肺,又是肺主行水的前提。所以,肺脾两脏协调配合,相互为用,是保证津液正常输布与排泄的重要环节。

  (2)病理上

  脾失健运,水液不化,聚而生痰成饮,影响及肺,可致肺失宣降;肺失宣降,行水功能失常,又可导致水湿困脾。

  (六)肺与肝

  主要体现在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

  1.生理上

  肝气疏泄,升发条达,有利于肺气的肃降;肺气充足,肃降正常,又有利于肝气的升发。肝升与肺降,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为用。两者协调平衡,对全身气机的调畅、气血的调和,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古人称为“龙虎回环”。

  2.病理上

  肝肺病变可相互影响。如肝火犯肺证等。

  (七)肺与肾

  主要体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互资三个方面。

  1.在水液代谢方面

  (1)生理上

  肺气宣肃而行水的功能,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的促进;肾气所蒸化及升降的水液,也有赖于肺气的肃降作用使之下归于肾或膀胱。肺肾之气的协同作用,保证了体内水液输布与排泄的正常。

  (2)病理上

  肺气失于宣降,行水功能失常,可影响肾主水之功能;而肾气主司和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失常,水液内停,又可上泛射肺,使肺气失于宣降。

  2.在呼吸运动方面

  (1)生理上

  在人体呼吸运动中,肺气肃降,有利于肾的纳气;肾精肾气充足,摄纳有力,也有利于肺气的肃降。

  (2)病理上

  肺气虚与肾气虚往往相互影响,出现肾不纳气的病理变化。

  3.在阴阳互资方面

  (1)生理上

  肺肾阴阳相互资生。

  (2)病理上

  形成肺肾阴虚、肺肾阳虚之证。

  (八)肝与脾

  主要体现在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饮食物消化)、藏血与统血的相互协调(血液运行)。

  1.在饮食物消化方面

  (1)生理上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通过协调脾胃升降和促进胆汁的分泌、排泄,能够助脾运化。脾胃的升降为一身气机升降的枢纽;而且脾气健运,水谷精微化生充足,气血生化有源,肝体得养而使肝气冲和条达。

  (2)病理上

  肝主疏泄和脾主运化功能失常,常相互影响,形成肝脾不和之证。

  脾虚生湿化热,湿热郁蒸肝胆,胆热液泄,则可形成黄疸。

  2.在血液运行方面

  (1)生理上

  脾气健旺,生血有源,统血有权,使肝有所藏而能正常调节血量;肝血充足,藏泻有度,血量得以正常调节,使脾的生理活动能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养,则血液生化有源、统血有权。所以,肝脾相互协作,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2)病理上

  脾气虚弱,可致肝血不足。

  肝不藏血与脾不统血也可以同时并见。

  (九)肝与肾

  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阴阳互滋互制等三个方面。

  1.在精血同源方面

  (1)生理上

  肾精和肝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而且精和血皆由水谷之精化生和充养,故称之为“精血同源互化”。

  (2)病理上

  肝血不足与肾精亏损多可相互影响,形成肝肾精血两亏的病变。

  2.在藏泄互用方面

  (1)生理上

  肝气疏泄与肾气封藏,相反而相成,从而调节女子的月经来潮、排卵和男子的排精功能。

  (2)病理上

  肝肾藏泄失调,女子可见月经周期失常,经量过多或闭经,以及排卵障碍,男子可见阳萎、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症状。

  3.在阴阳互滋互制方面

  (1)生理上

  肾阴滋养肝阴,共同制约肝阳,则肝阳不偏亢;肾阳资助肝阳,共同温煦肝脉,可防止肝脉寒滞。

  (2)病理上

  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以及肝肾阳虚,肝脉寒滞之证。

  正因为肝和肾之间存在着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阴阳互滋互制等密切关系,所以有“肝肾同源”或“乙癸同源”的说法。

  (十)脾与肾

  主要体现在先天与后天互促互助及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1.在先天与后天相互资生、相互促进方面

  (1)生理上

  脾运化水谷的功能,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的资助和促进,才能健旺,即所谓“先天温养、激发后天”;肾所藏先天之精及其化生的元气,也有赖于脾气运化的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谷气的不断充养和培育,才能充盛,即所谓“后天补充、培育先天”。

  (2)病理上

  肾精不足与脾精不充,脾气虚弱与肾气虚亏,脾阳虚损与命门火衰,脾阴匮乏与肾阴衰少,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2.在协同维持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方面

  (1)生理上

  脾气运化水液功能的正常发挥,必须依赖肾气的蒸化及肾阳的温煦作用的支持。肾气主司水液代谢,又必须依赖脾气及脾阳的协助。脾肾两脏相互协同,共同主司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

  (2)病理上

  形成脾肾两虚、水湿内停之证。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的关系,是脏腑阴阳表里配合关系。具体内容。

  一脏一腑组成表里配合关系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①经脉络属②生理配合③病理相关

  (一)心与小肠

  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而构成了表里关系。

  1.生理上

  相互为用

  2.病理上

  相互影响

  (二)肺与大肠

  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肺与大肠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而构成了表里关系。

  1.生理上

  主要体现在肺气肃降与大肠传导之间的相互为用关系

  2.病理上

  肺与大肠的病变可相互影响

  (三)脾与胃

  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并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配合关系。

  1.生理上

  (1)水谷纳运相得

  (2)气机升降相因

  (3)阴阳燥湿相济

  2.病理上

  形成脾胃纳运失调、脾胃升降失常,以及脾湿太过,或胃燥伤阴等病症

  (四)肝与胆

  肝胆同居右胁下,胆附于肝叶之间,并有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相合关系。

  1.生理上

  (1)同司疏泄

  (2)共主勇怯

  2.病理上

  形成肝胆气滞、肝胆湿热、肝胆火旺等肝胆同病的证候。

  (五)肾与膀胱

  肾与膀胱以“系”相通,并有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相合关系。

  1.生理上

  共主小便。

  2.病理上

  相互影响

扫码关注获取资料

扫码关注获取视频


免责声明:

成人教育网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学历教育
自学考试
专升本
成人高考
远程教育
职业培训
教师证
会计证
人力资源师
心理咨询师
建筑工程
注册工程师
消防工程师
工程师职称
建筑八大员
医药卫生
中医师承
执业药师
临床医师
卫生职称

400-9999-301

周一至周日 9:00-20:00

7*12小时在线客服

扫码关注获取资料

扫码关注获取视频

 苏ICP备18066411号-5